查看原文
其他

那些英雄形象,就这样年轻而时尚

2017-07-01 晨视 中国军视网


1921-2017





今天的话题,想从一期小节目说起——


《中国军视网》最近新推出一档视频节目,名叫《巷战》。单看这个名字,起初,我以为是一档军事游戏,找几个军事爱好者,佩戴光电武器设备,利用一些模拟城市街区,每期设置一个主题环境,然后进行激烈刺激的对抗。

后来,主持人楚亚楠和负责摄影的陈企鹅两位姑娘向我介绍,这是一期街采性栏目。“战”者,舌战之谓也。我听了,不禁莞尔。年轻真好,创意无限。

《巷战》推出的几期节目,谈不上多么高大上,也较少说教,但反响不错。甚至在我的朋友圈中,也有主动推荐的人。比如军人工资,比如军歌,尤其是日前这一期,在“央视军事”的头条号推出后,一天之内已经有数万点击,评论也近200条。我认真看了节目,也认真看了不少评论,感触颇多。


这一期的节目标题,头条号标示的是《生的伟大死的光荣,说的是谁你知道吗?》。

说实话,乍一看这个标题,我以为连小学生都会回答得果断而坚决。但这么直白的街采式节目,还是让我有点没想到。不过,虽然有点没想到,但还是暗暗喝彩了。

首先,这种“正规”的话题,得到了每一个受访者的尊重与正视,人们对我们的党、对英雄,有一种真诚的信赖与敬佩;其次,回答问题的质量虽然参差不齐,但真实;再者,这真实的回答里,正能量一直都洋溢着浓浓的生活的滋味,有世故人情,有成长哲理。但不管怎样,这,就是我们的社会,就是我们的现实。

我也认真查看了跟贴与评论,几乎都是清一色的肯定。但更多的,居然是对这个小节目的肯定。

也许,当节目从舞台走上街头,生活中的演员,比哪种模拟都要精彩!





主持人的最后结语,同样获得了好评:


不知道从哪天起,好像一谈起“英雄”“党员”“革命”这样的话题,就会被人当成另类,甚至遭受不一样的眼神。我真想问,我们怎么了?不是吗?96年前,那群顶着刺刀把生命举过头顶的先驱,其中的许多人,不也一样是我们这样的年龄吗?

也许,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,我们的记忆会被太多的色彩充斥。但是,真实存在过的历史我们不应该忘记,那些为这个国家流过血汗甚至献出生命的前辈,更值得我们缅怀。

对历史的遗忘与淡漠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背叛,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。在7月1日这个重要的日子即将到来之际,让我们唤起内心的热血,向当年那些年轻而执着的共产党人致敬!


主持人说得不错。其实,96年前,那些聚于上海兴业路一栋小楼里,为未来中国谋划发展大势的,何尝不是一群追逐时尚、意气风发的年轻人!

同时,更有专题研究的学者指出,中共早期的很多党员,多出身地主或资本家家族,用今天的话说,他们有不少是“富二代”。

革命先驱彭湃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。这位被毛泽东称为“中国农民运动大王”的人出身工商地主家庭,却以救国救民、变革社会为己任,被家人骂为“逆子”。他自述家况是:“被统辖的农民男女老幼不下千五百人。我的家庭男女老幼不上三十口,平均一人就有五十个农民做奴隶……除了三兄五弟不加可否外,其余男女老幼都是恨我入骨,我的大哥差不多要杀我而甘心。”为怕他“败家”,亲兄弟们分产自立。彭湃就此把自己分得的田契亲手送给佃户。佃户们不敢要,他就把佃户们召到自己家里,当众将田契全部烧毁并宣布“日后自耕自食,不必再交租谷”。

在那样一个昏暗的年代,彭湃就有如此气魄和胸怀,难怪日后他成为农民的杰出领袖,即使被捕后也依旧怀着这样的信念慷慨赴死。

可见,信仰与理想,又怎能与金钱地位捆上那些人为的牵扯呢。

但信仰与理想,却穿越永远不老,永远年轻!





对历史的真实再现,不管是哪一种方式,都是一次立体而形象的人生课程。


6月30日,是军事题材影片《血战湘江》在全国院线公映的日子。这一天,单位组织全体工作人员收看了这部影片。

观影现场坐着的,80%以上都是年轻人。而影片中精彩演绎着的,是那些浴血沙场的勇士,是那些敢于担当的脊梁,而他们中的大多数,也都是与影院里观影者年龄仿佛的青年。

年轻的主角,与年轻的后代,在这样的特殊场合,以这样的方式,交融着。

看完影片,我查了一下资料发现,在红军时期,各军团团以上的指挥员,平均年龄都在30岁以下,有的甚至在25岁左右。

年轻,是那个时代特有的色彩,也是一个政党激情汇融的底色。


80年前,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,国共之间停止内战,一致抗日。1937年,国民政府批准浴血奋战三年的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。

这支分散于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色武装,一经集结,中共中央就指导各级逐级建立起党组织,并将骨干分子教育发展入党,一年中共产党员占了全军人数的40%,使全军各部队皆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。战争年代,共产党员的身份是什么?请看一下这个数据:

据当时新四军统计,在作战伤亡中,共产党员占比60%。

请记住,党的绝对领导之所以能成为这支军队的军魂,是靠一个又一个党员真实而无私的牺牲换来的!





时代在变,共产党员的身份除了那些必须坚守的底色不能转变,而之于这时代的发展,当然也在进行着多重的变化甚至变革。


在我工作的那间小小的房间里,有两个女孩,今天我偶然问起经历,却多少吃了一惊:原来,这两位女孩,在大学期间,就已经入了党。

小赵现在已经在社会工作多年了,而小姜现在还没毕业,她们两人入党,主要是因为都在大学里担任着班干部。

我问她们,参加过党的理论学习吗?她们的回答很肯定。

我又问,平时对党员这个身份的认同感会被什么唤醒?当然,我这个问题本身也或许就有着那么点儿狡黠。

但她们几乎一致的回答,还是让我这个老党员感到温馨:每当在新闻中听到看到党的会议、党的政策、党的重要决定,都会下意识地提醒自己要了解,哪怕浅显的学习。同时,对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定位,是一种从未提醒过的自然,但这种自然,会有一种对“正统”精神的坚守,比如对公德的坚守,对道德底线的坚守,对人格品行的坚守……


还没毕业的小姜补充说,我觉得共产党好。这一点,没有谁教给我,也没有谁要求我,我看新闻,也在生活中自己看社会,我觉得中国社会稳定、安全,发展的机会也多。所以,党的领导好,是一个不太需要多高智商就能认清的结论!

这两个女孩,漂亮而富有气质,对生活充满希望,也都有着自己的小女子色彩。而且,她们跟这时代的各种时尚从不脱节,甚至,都还在谋划着各自对未来的设计。但是,这些都没有影响她们把党员的称呼真诚而真实地揣在心上。

生活中来,生活中去,也许更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坚守。只要我们坚守美好,坚守真理,坚守信仰和理想,不管时代发展到哪个节点,那些当年的英雄与曾经辉煌的形象,依然会清晰地永生于这时尚的时代,与我们同行!

循着“共产党员”的称呼与故事,无论时代的洪流奔于何方,我们就总能触摸到这个政党的温度,以及它年轻而富有激情的发展节奏!



猜你喜欢


声明:内容来源于中国军视网,转载请注明出处

作者:晨视

责编:罗立

投稿邮箱:dongyu@js7tv.cn、luoli@js7tv.cn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